查看原文
其他

手术室变“魔方” 给细胞拍“合照” 超声波搭“天路” 智慧医疗书写“科技神话”


数字医疗发展路在何方?智慧医疗命题如何作答?


6月10日,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魏铼 摄)


6月10日,第十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,众多知名企业携自家“黑科技”亮相,集中展示全球最前沿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应用。




复合手术室节约“抢救”时间


在同一房间里,同时完成拍片、治疗、手术,听起来不可思议,却已成为现实。


大会上,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,展示了全新产品——uHOR魔方复合手术室。


复合手术室,简单地说,就是一间可以同时进行影像学诊断、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特殊手术室,一次性完成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、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。


虽然看起来只是“多元素”的集结,但意义却很重大,尤其对危重症患者来说。


“例如一位神经疾病患者,以往介入手术只能在DSA(血管造影)室完成。如果术中出现或怀疑动脉瘤破裂,需要到CT室扫描确定,再送到手术室开颅,就会耽误抢救黄金时间,带来风险。”联影智融品牌市场部经理邓妍说。


据介绍,该复合手术室包含业内先进术中影像设备、治疗装备以及无影灯、吊臂、吊塔等手术室基础设备,并借助5G、AI等技术,可以帮助临床专家实现远程操控,顶级专家不出所在医院,就能同时指导多个基层医院的手术。


时空组学开启生命研究新领域


生命时空组学,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,研究细胞以及分子在组织的定位和相互作用,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成熟的个体,一颗种子是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等。


大会上,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,展示了其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-seq。该技术能同时“拍到”组织里每个细胞的基因信息和空间位置,并在全球首次绘制了小鼠、斑马鱼、果蝇、拟南芥四种模式生物胚胎发育或器官的时空图谱。


据介绍,该技术将认识生命空间的分辨率提高到了500纳米的亚细胞层级,相比国际同类技术提升了4万倍。过去,要做几千甚至上万次实验才能完成的时空图谱,现在在华大自主研发的时空芯片上,只需一次定位就能实现。


远程超声搭起“医疗天路”


病床旁,往往有很多的医疗设备,用于记录、反映患者状态的不同参数。这些参数,需要医护人员手动记录或者频繁观测,难以同时、同屏监测。


如何让设备数据更直观地展示?大会上,迈瑞医疗展示了解决方案:将床旁设备融合,打通设备间数据流,通过“瑞智联”监护平台集成显示患者生命体征、呼吸机、输液泵、CRRT等床旁设备信息。


一方面,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床旁监护仪,动态查看患者生命体征,综合评估用药效果;另一方面,依托从床旁到科室的重症监护系统,医护人员能够在电脑、手机上实时全景查看患者状态,精准捕捉微小异常或风险状况,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判断患者病情。


此外,迈瑞还展示了瑞影云远程超声平台,相当于将一所三甲医院的超声科“搬到”基层医院。


总金额397亿元

67个生物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湖北



6月10日,湖北省生物产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,67个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投资合作重点项目集中签约,总金额397亿元,项目涵盖生物创新药、特色原料药、高端医疗器械、生物服务、大健康产品等领域。


湖北是生物经济发展的理想之地。当前,我省在生物领域集聚了31名院士,32个国家级科创平台,建成亚洲首个生物安全P4实验室,全国首家A3实验室,研发出全球首款新冠病毒免疫球蛋白等众多重大科技成果。


近年来,通过政府推动、基地带动、创新驱动、企业联动,湖北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,宜昌、荆门、十堰、天门、黄石、仙桃、黄冈、恩施、鄂州9个生物产业园为支撑的“1+9”联动发展格局,大健康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。


据介绍,下一步湖北将全力培植最优良的产业生态,聚焦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、生物农业、生物质替代、生物安全、前沿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领域,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,加快建设全国生物经济先行示范区。


来源:湖北日报

记者:刘洁

编辑:郭妍捷

责编:梁唯雅

审核:华纯皓


  阅 读

· 为毕业生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,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……本周民生大事来了!

· 关于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,这场发布会权威回应

· 依法严惩网暴,三部门出手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